肃北县作为边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边境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肃北县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坚持以系统治理为抓手,以增强边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平安建设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源头预防,构建多元化解纠纷新格局
面对边境地区社情民意多元、各类纠纷易发多发的实际,肃北县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石工程。
一是传承创新“枫桥经验”本土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县综治中心“八中心合一”提标扩能,建立健全县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营,完善“三调”对接工作机制,创新“云端调解”平台,打造“一站式”多元调处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一窗受理、闭环处置”。针对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特点,创造性推广“蒙古包调解室”,将调解服务送到牧民家门口;持续深化“奶茶议事”特色机制,用乡音乡情化解邻里疙瘩、草场边界、资源权属等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奶茶议事会”入选2024年全省基层治理十大亮点品牌。
二是强化预警精准施策。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聚焦土地草场、矿产资源、邻里关系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摸排出的隐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化解时限。特别关注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动态,提前介入,精准疏导,防止小拖大、大变炸。
二、强化科技赋能,织密立体化防控体系
为有效应对边境地区管控线长、面广、点多带来的挑战,肃北县大力实施“智慧边境”战略,提升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一是加大边境设施投入。改造提升巡边公路19.5公里、执勤房3处,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重点边境地段全部架设隔离网,提高了边境管控的物理屏障能力。构建“技防+人防+法治”立体化防控体系,运用无人机巡防、电子围栏、鹰眼监控、雷达预警等科技手段,形成“一点布控、多点响应、全点联动”的信息化警务指挥模式。加强与驻军联巡联演,发挥护边员、网格员、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构建警民联防联控网络。
二是提升边境管控效能。通过在重点通道、敏感地段、人员密集区域加强感知设备布设,实现对边境前沿、交通要道、重点部位的全天候、全覆盖动态监测,并对采集的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研判预警,提升对重点地段、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动态管控能力。无人机定期巡航辅助边境管理和生态监测,视频监控系统与巡逻力量联动响应,有效提升了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压缩了违法犯罪空间,确保了边境线的安宁稳固。
三、深化平安创建,筑牢群防群治坚固防线
平安建设为了人民,平安成果由人民共享。肃北县将平安创建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夯实长治久安的社会根基。
一是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统筹推进“春雷”“夏季”“神箭”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食药环”、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道路交通“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县城所在地党城湾辖区连续26年零命案。深入持久地开展“国旗护边”行动,全面激发边境各族群众守边、护边、爱边的爱国主义情怀,被中宣部采纳推广。营造“人人关心平安、人人参与平安、人人共享平安”的浓厚氛围。
二是突出群众满意度导向。始终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检验平安建设成效的“第一标尺”。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感满意度调查、设立群众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让平安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边境群众。持续稳定的社会大局,成为了肃北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强保障。
四、取得的成效与展望
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肃北县平安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矛盾纠纷总量持续下降,化解成功率稳步提高;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边境管控更加精准高效;民族团结根基更加牢固,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平安成果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下一步,肃北县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巩固平安建设成果,着力在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深化“数字边境”智能应用、拓展群防群治内涵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肃北,让边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为筑牢祖国边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肃北力量。(色尔金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