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综治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综治要闻

酒泉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时间:  2021/1/27 9:56:37  

诉调精准对接 纠纷及时化解


——酒泉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年来,酒泉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在建平台、强调解、促确认、优载体上下功夫,建立市、县两级诉调对接中心8个,使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了诉前调解阶段,既减轻了当事人负担,又缓解法院案多人少问题,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打造了诉调对接样本。


本报记者 王永霞


通讯员 吴玉珍


打造法律服务诉调对接平台


2018年8月,玉门市借鉴“枫桥经验”建成了玉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了全省首家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设立综合受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司法确认、速裁立案等13个服务窗口,集中受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群众进一扇门即可解决烦心事、难缠事。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部门力量,成立劳动争议、医患、物业、道路交通事故等专业调委会,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首席调解员工作室。法援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所进驻中心,提供法律服务,搭建了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化解新平台。

1.jpg

2019年,肃州区在原有的区、乡、村、组、网格五级人民调解格局基础上,积极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不断完善调解体系。成立肃州区诉调服务中心,设立个人调解室4间、律师调解室1间、家事纠纷调解室1间,对外加强与其他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对接,对内强化诉讼案件的分流引导和多元化解,建立了调解程序前置、立案分流、调解与速裁衔接、委托调解等多种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力量全员进入,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信息共享、互相配合、就地化解的“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矛盾调处机制,打造了集诉讼服务、案件分流、多元化解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jpg

完善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


玉门市对矛盾纠纷化解流程进行再造,推行律师参与人民调解,使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劳动仲裁、法院速裁等各类纠纷化解方式无缝对接、环环相扣,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纠纷解决“菜单”。矛盾纠纷进入中心后一窗受理,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先进行分流,达成调解协议立即由速裁法庭进行司法确认;无法化解当即转入法院速裁程序,70%以上符合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做到了当天立案、开庭、裁判,审限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切实减轻了法院压力。


肃州区通过诉调网络全覆盖、受案范围全辐射、专职调解全天候、内外多元全联动、繁简分流全衔接的“五策并举”模式,以诉源治理为核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登记导入进来的案件不限场地、不限时间,能调解的当场调解,能解决的就地化解,群众喜欢什么方式调解就会有相应的方式、场地、人员存在,使大量涉法涉诉矛盾化解在一线,真正做到司法改革提档升级。


充分发挥司法确认保障作用


酒泉市将法院速裁、司法确认程序从法院前置到诉调对接中心,设立速裁法庭,安排员额法官专门从事司法确认工作,提升了人民调解公信力。


肃州区加强对案件性质与难易程度识别,避免程序空转,浪费司法资源,确保不适宜诉前调解的、诉前调解不成的案件快速进入审判程序,调解成功的案件协议快速进行司法确认,实现诉讼程序中的繁简分流。肃州区诉调服务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345件。


实现矛盾纠纷梯次化解


玉门市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活力网格,加强大数据分析研判,基层调委会进入活力网格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当地,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由活力网格逐级上报,引入诉调对接程序,使矛盾纠纷化解不再经过法院诉讼“独木桥”,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智能化水平。


肃州区实行“内部多元+外部多元”双联动,在肃州区诉调对接中心形成导诉咨询、律师值班、立案分流、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判后释法、执行调解多元联动,在外部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密切协调,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居民楼院网格三级调解组织积极联动,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


酒泉市开展人民调解诉调对接工作以来,酒泉市诉调对接中心接待办事群众3万余人次,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00余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70%,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28842件,有效减少了法院诉讼案件,减轻了群众诉累,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处”。


来源:酒泉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