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公安机关立足职能、积极作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推出八大行动、26项具体举措,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化矛盾纠纷化解 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开展基层民警“大走访”,持续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广大民警辅警深入社区基层一线,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走访生活困难群体家庭6万余户、21万人。
开展矛盾纠纷“大化解”,在全省范围内部署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专项行动,组织发动各方面力量,结合辖区实际,构建“公安主导、司法协作、群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排查化解纠纷5.6万余起、命案风险隐患31个。
开展信访问题“大攻坚”,组织百名公安局长包案化解疑难信访案件,推进历史遗留疑难信访案件化解、突出信访问题解决和信访事项评审终结,省公安厅党委班子成员和各市州、县市区公安局局长包案化解的440起疑难信访案件,已化解271起,化解率达61.6%。
强化违法犯罪打击 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
推进社会治安“大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累计核查线索670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6名;深化命案预防攻坚行动,现行命案保持全破,破获命案积案36起;积极创新电信网络诈骗打防模式,坚持“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大力推广各反诈小程序,成功预警劝阻可能受骗群众373.6万人次,紧急止付冻结被骗资金39.4亿元,破获电诈案件71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17名,同比分别上升7.5%、74.7%;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跨境赌博、外流贩毒和“黄赌毒”“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今年以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8万余起,有效维护了全省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推进公共安全“大防控”,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做好社区警务和“一标三实”常态信息采集维护,新增基础信息46万条,全省已建、在建智慧安防小区806个,小区警情数同比下降43%,部分小区刑事、治安案件实现“零发生”;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在校园周边常态化设置高峰时段“护学岗”800余个,全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治安和交通环境;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肃查处超员超载、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疏堵保畅、“减大控量”,上半年全省道路交通“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推进打假治劣“大行动”,紧盯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2021”专项行动,捣毁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等领域违法犯罪“黑窝点”“黑作坊”等32个,查获各类假劣食药商品70余吨,涉案金额2.3亿元,切实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重拳打击涉烟草领域违法犯罪,侦办涉烟刑事案件228起,涉案总金额高达10.7亿元;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开展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共侦办制售假劣农资案件8起,查扣假劣种子132.3吨、假劣化肥25吨,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生活。
优化便民利企措施 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聚焦服务质效“大提升”,搭建警务服务评价和网上督察系统,对1900余个基层所队的窗口单位实行远程监督,倒逼基层民警提升执法服务质效,全省公安机关行政复议纠错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行政应诉纠错率较去年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人民群众不满意评价从日均40件降到几乎为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及时受理解决企业涉及公安领域的堵点、难点、热点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推动实现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门楼牌即可申领居住证、查询身份证办理进度、出具有关证明、报警求助、办证办事,获取社会服务等多种政府公共服务,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办事的便捷渠道。
聚焦便民措施“大优化”,全面落实“缩短身份证办理周期、保安涉企事项网上办、机动车报废回收证明联网核查、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取消纸质接受教育凭证、便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6项具体措施,建成“甘肃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开通网上申请预约事项144个、在线申请事项76个,累计办理业务20.5万件;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治安、出入境、交管等部门26项业务实现“省内通办”,全省机动车检验、小型汽车驾驶证考试、摩托车驾驶证考试等3项交管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全面推行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目前已有34万余人申请学法减分,累计减分14万余人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