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综治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综治要闻

酒泉:打好“三化”组合拳 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

时间:  2022/1/12 16:52:02  

2021年以来,酒泉市综治中心在省综治中心、市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聚焦实体建设、实战运行,不断整合力量资源、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治理方式,全面提升实体化运行水平和实战工作效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实体化运行,铸强战斗堡垒


为全面推进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根据《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酒泉市实际,紧盯“六有”“八化”目标,制定印发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市、县两级及时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对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把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作为年度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2021年度平安酒泉建设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时,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任组长,政法委分管副书记、综治中心主任任副组长,政法委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为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认真对照《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引(试行)》,检视检视短板弱项,按照“六有”“八化”目标,认真落实编制部门批复要求,规范工作机构和名称,优化力量配置和工作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市综治中心多次选派干部到江浙沪学习经验,并赴基层开展督查调研13次,对各级综治中心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实体化运行情况进行实地督导调研,目前县级已建成“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综治中心6个,并加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实体化运行。指导各级综治中心建立和完善工作例会、学习、首问负责、协作配合、会商研判、公开监督、督促督办等方面制度,建立了《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参考资料库》《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人员专家库》《全市综治中心外出考察学习经验集锦》,积极推广辖区典型做法,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资源池”。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目前,全市入驻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组织676个,个人调解组织19个,法律服务组织33个,行业调解组织6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544个,心理咨询室20个,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目前,全市共挂牌成立综治中心574个,市综治中心和7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全面建成运行,78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实体化综治中心,村(社区)综治中心489个,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实际到位人数占批复人数的94%。按照《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引(试行)》要求,全市综治中心工作场所、设置功能区域、机构配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制度建设等综合达标率达到95%。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共排查各类矛化解率达98.7%;排查各类公共安全隐患化解率99%;为民服务办实事七万余件。


系统化管理,加强联合治理


全面完成网格统一编码,建立健全“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全科网格管理机制,将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工作人员纳入基层网格,推动人员、职能、资金“三整合”,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员、一员多用”。建立了《酒泉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台账》,全市共划分网格近4000个,现有专(兼)职网格员近6000人。全面推行“一长多员”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试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包挂制度,设置网格管理体系图,制定了网格员服务清单、治理清单和日常工作规范,建立了“网格管理群”,在部分村组、小区、楼栋和单元张贴了网格宣传栏、设置了网格一键报警器,为全市网格员配发了网格“蓝马甲”、《民情日记》,网格员按照“三知四清”工作要求,全面履行入户、巡查、报告、协调、化解、管控、宣传、服务等职责,“小网格”筑牢了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网格员选聘管理、薪酬保障、业务培训、考核奖惩等配套制度,举办了全市基层网格员工作培训班,推行网格员积分制管理,开展“星级网格”“十佳网格员”推选活动,网格员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网格化服务管理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推动形成了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于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格局。至目前全市共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示范点10个。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调动群众诉求集中、社会治理关联度高的部门,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实行简单事项现场办,复杂事项会商办,实现矛盾调处“一站式”办理。统筹协调网格员、治安户长、综治积极分子、法律志愿者、乡贤里老等群防群治力量,紧紧围绕婚姻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电信诈骗、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制定下发《矛盾纠纷月报表》《矛盾纠纷调处台账》等,做到各类矛盾纠纷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


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风险隐患会商研判、治安形势分析研判、预警信息定期推送、工作情况每月通报等制度,制定了《信息研判台账》,各县(市、区)综治中心每月通报辖区内社会治安形势,市级综治中心发布《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研判专报》6期,及时预警,为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综治中心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万余件,全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7%和7%,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多元化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积极与公安、法院、应急、民政、司法等15个市直部门沟通对接,制定了信息资源整合方案,建立了信息技术骨干人员库,有机整合综治信息、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酒泉市社会治理联勤联动指挥(调度)、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等系统平台,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排查、警非分流、诉调对接、吹哨报到、联动处置”的问题发现处理机制,初步建立了集实时监控、信息归集、研判预警、协调联动、督查考核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网格员等作用,全力收集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础信息以及矛盾纠纷、安全隐患、重点人群等重要信息,制定《数据录入计划》,充实完善平台数据资源,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撑体系。至目前,录入系统数据70000余条。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监控视频巡查,至目前全市监控共计建设改造监控视频15000余路,接入平台14000余路,已基本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同时,依托综治视联网,打通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的联通网络,为常态化开展音视频日调度、网上巡查、治安防范提供了工作平台,综治中心扁平化指挥作用发挥得以有效发挥。创新开发了“敦煌爆料”“肃州管家”“爱玉门APP”等一批程序软件,形成了“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执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式管理,使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上门、网格员收集等渠道反映的各类诉求能及时有效得到处置,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探索12345热线+综治信息系统工作机制,将12345市长热线接入综治信息系统,结合网格化治理工作,制定责权明晰的“处置流程”和“责任清单”,实现行政为民“1+1>2”的效果。


制定了《全市综治中心2021年培训计划》,围绕信息收集、群众服务、治安巡防、矛盾纠纷调处、系统操作等内容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交流学习等方式,筹备举办了全市综治中心主任培训班、全市基层网格员工作培训班、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实操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开展综治队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竞技交流、矛调比武等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网格矛盾纠纷调处方法与技巧竞赛活动、万名网格长大比武活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与群防群治品牌创建”做法与案例分享竞赛活动,形成了“各方协同、联动融合、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局面。探索建立跟班学习制度,定期赴市中心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各县(市、区)赴兄弟县市、周边市州学习交流,派遣业务骨干外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普陀模式”“枫桥经验”等先进做法,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培训669场(次),共培训22611人(次)。


大力实施“品牌”工程,围绕“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试点创建,积极打造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特色亮点,以点促面推动整体规范提升,形成了玉门“一个中心一张网”模式、敦煌“多中心合一”样板;肃州区“一厅五室”社会治理机制被收录“2020法治影响中国典范案例汇编”,肃州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玉门市被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百强县。组织开展全市“久治·酒安”社会治理典型经验评选活动,编印《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典型经验汇编》,对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提炼推广,其中被人民网、甘肃法制报、陇原剑、每日甘肃等各大主流媒体采用29篇,3篇案例入选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主动与主流媒体协商协作,邀请媒体走进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挖掘宣传基层先进典型,谱写《网格员之歌》,编印本地社会治理期刊,创建普法直播间,积极开展“平安之星”推荐评选工作,在营造浓厚氛围中向全社会展示积极向上、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今年全市共推荐“平安之星”候选人11人,获得全省月度“平安之星”7人。围绕综治中心功能定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结合“综治服务日”“平安志愿者服务日”“有问有答”行动,挖掘培育了“先锋赞”“巧姐”“管的宽”“新青年”等一批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马背便民服务队”“妈妈唠嗑队”“邻里帮帮团”“小总理议事会”等一批自治组织,为居民群众开展健康义诊、卫生保洁、心理咨询、法治宣传、政策宣讲、助残扶困、爱心帮办等便民服务活动,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有效提升。(李国祥) 


来源:酒泉市综治中心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