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北县紫亭社区面对辖区内散居楼院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多的实际,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途径,按照“把党支部建在楼院、“三治”融在楼院、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推行“五联”工作法,形成了党组织有效服务、民意充分表达、诉求逐步解决、社会基层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治安联防,当好“责任人”
紧紧抓住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根据“人口多、散居楼院多、老人多”的社情实际,按照“一网格一支部”的原则,将社区科学设置5个网格党支部,依托居民小区院落、片区、楼栋等基本治理单元为基础,成立10个党小组,组建以社区党员、社区干部、楼长、单元长、退休干部、物业管理员为成员的共90人的信息员队伍,分布在辖区内的单位、小区、楼栋,建立纵向到底“四级联动”、横向到边“多元共治”的工作责任制,从抓基层打基础着眼,从强末梢治源头着手,把治理的基本单元由社区下沉到小区楼院,延伸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居民家门口,做到“人在网格中行、资源在网格中整合、事在网格中办”的网格化服务,把社会治理工作传递到基层、落实到居民家门口。
社区事务联商,当好“牵线人”
按照“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联共建”的原则,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内接广大居民群众、外联辖区共建单位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主动牵头,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为基础,建立“党群协商议事会”,充分运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引导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政策下沉、责任下沉,让辖区内各类组织和党员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切实增强社区协调处理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通过共商共议共决,着力议好办好小区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议事会实施以来,先后解决了200余个长期困扰居民和影响小区和谐的历史遗留问题。
社区服务联办,当好“当家人”
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委充分利用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对居民互助、认捐、认管小区设施场地、广场绿地等采取积分形式予以激励,引导小区各行业领域、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促使居民相识相知相依、融入融和融洽,涵养培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氛围。突出抓好“警社联动”活动,整合片区民警、群众工作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等力量,协力筑牢社区维稳“第一道防线”。推行“红管家”志愿服务,细化管理、服务、维稳三大职能为15项工作任务,组织成立杜兰志愿者、五老服务队等8支“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开发出食品安全监督、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岗位35个,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医疗救助、解决就业、信息咨询、司法援助等18项服务,重点在包片联户覆盖、入户走访掌握情况、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服务群众满意度、畅通群众利益和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狠下功夫,打牢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基础。对超出社区职权范围的问题,按照分类整理、归口处理、效能监理的要求,提交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活动阵地联建,当好“主持人”
居民靠发动,发动靠活动。社区党委多方整合资源推进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智慧化的阵地建设,增设了“金布克”警务室、服务大厅、健康驿站、民族风情体验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五点半”课堂、党建有声墙等27个活动场所,完善了党员学习、文体活动、医疗康复、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孵化等诸多服务功能,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聚力作用,采取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实践站“派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模式,与辖区单位、企业共同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社企共建促和谐”“勠力同心续华章、共建联谊迎新年”“民法典进社区”“清洁家园•党员先行”“居民音乐会”“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培训和服务信息,开展民族服饰设计制作、民族生活用品设计、餐饮服务技能提升等多样化的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和生活品质,有效促进了辖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红色物业联动,当好“贴心人”
以“党建引领共建融合”为统揽,旗帜鲜明地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依法治理制度,推动把自觉接受小区党组织领导、加强自身党建工作等内容按照法定程序写入居民自治章程、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物业公司章程,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等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社区联合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党员志愿者组建红色物业联盟,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的“三单”模式为居民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努力让居民“少跑腿”“不跑腿”。及时为居民提供楼梯清扫、电梯维护、下水疏通等物业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防护物资派送、生活用品购买等“红色代办”保障服务,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