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泉边境检查站民警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从敦煌出发,先沿柳格高速(G3011)一路向东行驶200余公里至桥湾,再沿新修建的马桥公路(G215)向北行驶150余公里,便到了此行“媒体走边关”采访的目的地——马鬃山镇。这里与蒙古国相邻,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管理区,在这里长期生活的除了300多户牧民外,还有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酒泉边境管理支队的200余名移民管理警察,以及他们日夜守护的2.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
明水边境检查站的警察前往卡口点换班执勤。
明水边境派出所地处马鬃山戈壁腹地,远离镇区70余公里,这里矿藏丰富,来自全国各地的矿企务工人员流动频繁。派出所针对辖区特点不断完善巡防管控工作机制,做到了常住人口经常管,流动人口重点管,重点人口跟踪管,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派出所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优秀基层单位”“先进党支部”“标兵单位”等奖牌锦旗。“这些荣誉见证了我们的民警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明水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金永强说。
明水边境检查站缉毒犬“莉塞之”正在驯犬员的指挥下开展日常训练。
甘肃边检总站旋翼机队即将升空开展日常空中巡逻。
马鬃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帮助辖区养殖户搬运饲草。
在马鬃山镇一骆驼养殖合作社,记者见到马鬃山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李凡正在帮助养殖户搬运草料,回答记者的询问时,李凡说“这里是牧区,我们的管理服务始终要紧紧围绕牧区群众的需求来开展,特别是马鬃山地处偏远,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帮助牧民群众装卸草料、抓绒剪毛、寻找走失牛羊,救援被困车辆……都是我们派出所的日常工作。”
年轻的移民管理警察在执勤卡口点查验过往车辆。
兰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热情服务,深得出入境旅客点赞肯定。
在位于京新(G7)高速公路马鬃山段的公婆泉边境检查站,记者看到的是另一番车水马龙的景象。据该站站长张超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京新(G7)高速、额哈铁路、马桥公路、马口公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建成,公婆泉边境检查站每天来往车辆可达1.3万台次左右。
酒泉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在夕阳下巡逻踏查。
短短5天的采访结束了,清晨我们离开了公婆泉边境检查站。“同志您好,身份证请放在白色提示区,面向摄像头……”执勤民警略带沙哑的声音伴随着晨曦和我油然而生的敬意飘向远方。
致敬,最可爱的移民管理警察!
记者手记
令人感动的精神
在边境派出所和检查站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跟随基层民警的脚步,前往牧户家中、工矿企业、执勤一线……沉浸式感受年轻民警的日常,采访中我刻意回避母亲、媳妇、孩子、家里这些“敏感”词语,总担心哪一句问话会触动他们思乡念家的心绪。爱小家、更爱国家,这是我见到的所有民警留给我的一种真实感受。交流中,他们真诚与乐观的心态、朴实无华的言语总是令人由衷感动。不管是入警多年的老同志,还是刚入职的零零后;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他们身上无不表露出基层戍边民警那特有的无私与坚韧,为了祖国2.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他们选择了坚守,毫无怨言。
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精神,一种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