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肃北县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准以全国平安建设边境工作为结合点,认真落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纠纷排查,提升民族基层基础工作“保障力”
充分发挥各级综治中心在民族团结中的生力军作用,健全落实县、乡、村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网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把基层民族工作纳入基层综治工作,融入城乡39个网格管理,定期对涉民族领域重点人员、重点领域开展走访摸排,切实发挥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前哨作用”。全面建立综治中心与县法院、司法局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民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完善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排查化解适宜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全力打造涉民族领域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
加强分析研判,提升民族领域风险隐患“防控力”
将民族宗教问题纳入常态化情报信息预测预警和排查化解管控范围,持续强化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建立统战、政法、民宗、公安等多部门协调会商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涉民族领域分析研判会,切实维护民族领域安全稳定,将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风险隐患纳入平安建设考评责任书,纳入平安建设绩效考评,提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防范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积极性、主动性。今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2件,打击非法宗教案1起。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法治助推民族团结“影响力”
立足边境县和民族地区实际,广泛开展“国旗护边”“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激发各族群众守边护边爱边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创建“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努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法治宣传教育,组建精通蒙汉双语的法治宣传小分队,通过马(驼)背上“送学”、蒙古包“讲学堂”、上门“流动调解”,结合那达慕、赛马、赛骆驼、奶食品制作评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深入牧区开展普法送法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爱国护边和民族团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