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肃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诉调对接、诉源治理工作作为主动创稳行动的有力抓手,依托县乡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先行先试推进诉源治理,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
强化组织建设,搭建“一站式” 受理平台
把诉调对接工作作为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制定规范流程,打通协作梗阻,全面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降低诉讼增量,减轻群众诉累。制定印发《肃北县关于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政法各单位一把手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牵头抓总、主导主推,统合资源力量,协调推进实施。在县综治中心,建立诉调对接室,协调法院指派诉讼服务、速裁快审团队入驻,指导和开展矛盾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提供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设立个人调解室和综合矛盾纠纷调解室,严格执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制度,统筹协调13个调解委员会,进驻县综治中心,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调解,11个部门作为随驻单位,随时听“哨”进驻调解,同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乡贤里老等作为调解力量补充,切实配齐配强调解力量;在群众接待大厅设立诉求受理窗口,负责诉调对接案件的登记、受理、分流、转办等工作,对法院分流到综治中心的案件,根据调解队伍实际、矛盾纠纷类型、责任主体等,实行精准派单,调解力量在1个工作日内确认接收派单,第一时间进行调解,实现事心双解、案结事了。
坚持多元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注重源头治理,积极构建非诉机制在前、多元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化作用,“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保障群众,攻坚化解各类现实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问题。以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开展“万名网格员能力提升”、“警网融合”专项行动,全力提升网格共治能力;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机构,实行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对接,纵深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开展行业领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重点加强矿山领域、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摸底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坚持立足基层,深入群众、重心下移,推行巡回法庭进牧区,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方便牧区牧民诉讼、减轻诉累,累计依法解决矛盾纠纷20余起。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2起,妥善处置舆情信息14条,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畅通群众诉求,打造“说议事”县域品牌
积极探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平台载体、制度机制,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主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矛盾问题。
结合县域民族习俗,积极探索创建了“奶茶议事会”协商机制,充分发挥“一碗奶茶”在联系群众感情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奶茶议事会”搬到基层,搬进蒙古包、搬到群众家中,按照‘群众说事、议事会议事、支部理事、部门干事、乡领导帮助解事’五步工作法,现场摆问题、议对策、解难题。同时,将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和合理建议一一登记,逐一协调“兑现”服务项目清单,切实推动‘说事’与‘服务’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至目前,全县乡镇、社区共开展“奶茶议事会”28场次,通过“奶茶议事”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53条,解决牧农民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13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件。通过拉家常,听民声,摆事实,平等协商,民事民议,把群众烦心事、难心事解决在和风细雨中,为平安和谐肃北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