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肃北县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服务文化传承摆在突出位置,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依法能动履职,逐步形成检察机关参与、多部门协同的文物保护工作格局。
凝聚多方合力,文物保护有力度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多方联动机制,与文体旅游、公安机关、乡镇等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举办文物保护专题联席会议,就检察机关在办理文物保护相关案件过程中发现的监管漏洞进行座谈交流,分析总结检察机关文物保护案件办理情况,促进解决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八部门制定《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推进肃北文物保护联动工作机制》,在线索移送、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调查协作、日常联络、诉讼衔接、宣传教育等方面达成共识,“部门联动、打防结合”的文物保护工作格局逐步构建。
带头建言献策,文物保护有温度
针对全县文物案件高发、频发现状,立足检察工作实际,以检察机关一己之力调动文物主管部门监管积极性、履职能动性,向县委、县人大就文物保护检察监督工作进行专题报告,得到县委、县人大的充分肯定。县委、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推动项目落地等方式,对检察机关进行积极回应,成功构建起“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使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构建在较为稳定的组织基础之上。
及时跟踪问效,文物保护有深度
针对马鬃山玉矿遗址保护监管漏洞,文物主管部门未设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和警示标识,未在遗址周围架设监控设备等问题,及时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推动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积极整改,及时制定马鬃山玉矿遗址保护方案。深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鬃山玉矿遗址对文物保护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回头看”,文物主管部门已在马鬃山玉矿遗址设立“保护界碑和警示标识”并架设部分电子监控设备,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创新宣传方式,文物保护有广度
以“4·23”世界读书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及“那达慕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为契机,发扬“马背宣传小分队”精神,采用双语模式,深入社区、牧区、矿山企业,积极推介文物保护工作成效,广泛宣传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和相关法律法规,扩大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社会力量、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的渠道不断拓宽,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依托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干警参观县博物馆、非遗展馆,了解文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和传承价值,干警保护文物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显著提升。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肃北县检察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强化内外部协调,常态化开展文物保护检察监督工作,确保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长治长效,持续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贡献检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