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北县政法系统聚焦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在风险排查、矛盾纠纷、法律服务、安全稳定、普法宣传等方面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司法服务。
化身乡村风险排查“千里眼”
按照“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的工作思路,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党建+网格”工作模式,成立党支部41个,党小组45个,将组织触角真正深入网格内部。全面完成39个网格优化调整,配齐配全专职网格员和网格工作辅助人员,吸纳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定期对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走访、排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上报,切实发挥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前哨作用”,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创稳转变。
炼就乡村矛盾纠纷“调和油”
发挥乡镇政法委员职能,统筹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力量,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确保“矛盾纠纷不激化不升级”;构建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发挥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效用,高度重视对“弱信号”的搜集研判分析,及时收集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摸排化解,让群众“信访一扇门进出、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成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09件,化解各类信访事项215件,全县“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运用乡村法律服务“新模式”
推进乡村(社区)法律援助、法律顾问、“法律诊所”的“全覆盖”,变“坐诊”为“出诊”,畅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柔性执法,积极制定行政处罚“两轻一免”清单,共清理审查服务事项1480项,依申请事项承诺时限压缩91.6%,即办件率86.6%。建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三支队伍,设置“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配备“一村一法律顾问”,竭力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积极探索“预约服务+延迟服务”的模式,持续深化“法律服务周末不打烊”惠民措施,切实为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
争做乡村普法宣传“大喇叭”
依托“赛恒肃北”“肃北司法”线上普法平台,聚焦实时热点和群众关心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以案释法和法律宣传;重点加强对“关键少数”的普法,完善村组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组织“三官一律”为4个乡镇3个社区的200余名基层干部带去“法治大餐”,有效提高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加快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牧农民法治夜校、普法微课堂、人民调解骨干培训等活动,培养群众法治意识。常态化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牧农村冬季集中教育”活动,结合那达慕、奶食品制作评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深入牧区开展普法送法活动。
打造乡村安全稳定“新环境”
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持续开展打击“盗抢骗”、电信诈骗、农村地区黄赌毒等专项行动,加大治安巡逻,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常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严厉打击农村赌博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权利等违法犯罪。坚持标本兼治,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基层“拍蝇”、加强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全力维护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