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第四考核组组长、省司法厅副厅长韩世峰检查考核酒泉市2018年度法治建设工作。酒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何效祖陪同检查并汇报了相关工作。
韩世峰先后深入玉门市、肃州区部分单位、社区和酒泉市工商局、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酒泉市检察院,通过实地查看、调阅资料、座谈交流,就酒泉市2018年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认真的检查考核。
韩世峰指出,酒泉市的法治建设工作措施到位、成效明显、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各级政府、领导对法治建设工作比较重视,组织领导持续增强。立足部门职责,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不断彰显。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按需施教,法治宣传教育成效凸显。
韩世峰强调,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进一步加强,在履行推广法治建设责任制方面有待提高,一些单位的法治创建工作还需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的常态化有待改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推行有待加强,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韩世峰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法治建设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充分认识法治建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中的法治保障作用,切实履行好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职能,不断提升法治酒泉、平安酒泉的建设水平。切实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落到实处,切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统筹协调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何效祖指出,2018年酒泉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策部署和甘肃省、市委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要求,在上年考核名列全省第一的基础上,不骄不躁,自加压力,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党政统筹领导、强化立法基础建设、强化法治政府责任建设、强化司法改革实践、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法治队伍保障、强化法治环境优化,细化责任、创新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法治酒泉、平安酒泉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树立了新典型、开创了新局面。
2018年是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甘肃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法治酒泉建设上台阶、走前列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机制创新推动法治建设,仅市一级制定各类意见、办法、方案25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酒泉在行动”向纵深发展。在党的领导方面,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坚持依法治市领导责任制,依法治市工作对市县各级党政部门责任体系全覆盖;坚持科学考评奖惩机制,依法治市工作对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实现全覆盖;坚持维护和尊崇宪法尊严,依法治市工作对领导干部宪法宣誓、新任职干部法律考试、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年度普法考试全覆盖。
在科学立法方面,实现了“三个突破”,即探索性完成酒泉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审批;完成了“四条例一办法”调研论证、起草、审核工作;完成了11项政府法规性文件及308件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
在依法行政方面,探索了“三大创新”,即创新“放管服”改革,建设了“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三集中三到位”等制度;玉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处跑、跑一次”便民服务和“活力网格”+综合治理中心等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
在公正司法方面,搭建了“三大品牌”,即智慧法院(网上信访)司法服务平台;社会治安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平台;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研判管理平台。融媒体建设全面铺开,玉门、敦煌等市在全省率先建成融媒体中心,酒泉市新媒体“网群”建设经验在全省会议上推广。
在法治宣传方面,完善了“三大阵地”,即“七五”普法系列大宣教活动阵地;“七个一”法治实践专题宣教阵地;市县党政“一把手”讲法治阵地,法治教育的针对性、覆盖面、群众参与率、大众受教育率大幅提升。
在队伍建设方面,拓宽了“三大渠道”,即酒泉市委统一部署,拓宽干部赴省外先进地区取经学习渠道,成效显著;拓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交互学习渠道,借鉴推广的实践经验越来越多;拓宽系统化、不间断的业务大培训渠道。年内,全市法治工作者受集中培训的机会在3次以上,时间超过一周。此外,“八大法治惠民工程”、基层治理、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雪亮工程”等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酒泉市副市长任晓敏在会上指出,2018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的精心指导下,酒泉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年度工作安排,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酒泉市领导李如檀、杨浩然、杨耀明、俞新明出席了当天的汇报会。市委依法治市办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