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综治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综治要闻

甘肃:农村地区三万余治安户长走马上任

时间:  2019/6/12 14:59:44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建立“治安户长制”
 
甘肃:农村地区三万余治安户长走马上任
 
□本报记者 陈志刚 通讯员 闫振宙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3月以来,甘肃省公安厅联合省内各级党政机关,在农村地区推动建立“治安户长制”并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发展治安户长3.24万余名,有效弥补了农村地区现有警务资源不足,把公安工作触角有效延伸到村社,提升了管理服务基层的能力。
 
革命老区试点先行
 
地处祖国西北部的甘肃省共有1.6万个行政村,5.8万个自然村,按照“一村(队、组)一户长”的目标,全省计划发展治安户长7.4万名。至今年5月23日,全省已发展治安户长32470名。其中,革命老区正宁县作为全省治安户长制试点县,治安户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省推广治安户长制和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在完善治安户长制过程中,正宁县形成了“党政领导、公安牵头、多元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报名自荐、群众公推、村委会推荐提名,派出所政审、乡镇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审核,县公安局审批的方式,严格治安户长选聘。同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行治安户长、交通劝导员、矛盾调解员“三员合一”运行机制,明确治安户长的责任,健全管理机制。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奖代补以及一事一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明确了各项工作目标,为治安户长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截至目前,正宁县的94个行政村治安户长覆盖率达到了100%。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的825名治安户长共协助公安机关破案6起,化解矛盾纠纷26起。
 
除此之外,甘肃省各地结合实际建立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治安户长常态化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按照政治理论、法律法规、防范常识、基层警务“四位一体”模式,分层分级对治安户长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了治安户长“传声”“劝和”的多种作用。
 
健全长效机制抓落实
 
甘肃省公安厅对治安户长工作提出全面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把治安户长作为发现风险、掌握异动的第一感知点,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道关口,群众自治、多元参与的第一推动者。各级公安机关要坚决摒弃要报表、要数字的不实作风,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以“一村(队、组)一户长”为目标,狠抓推进落实,实现行政村、自然村(队、组)全覆盖。甘肃省公安厅多次就治安户长制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并对个别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为最大限度保障治安户长制工作顺利开展,甘肃省公安厅建立“科技+传统”的工作模式。在利用传统手段开展工作的同时,开发供治安户长报送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一标三实”信息等情况的手机APP,方便治安户长开展工作。同时,配备可通过手机远程“喊话”的乡村大喇叭系统,治安户长可随时随地发布公安机关治安防范宣传、信息采集维护、便民服务等工作信息,有效激发治安户长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治安户长的群众满意度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薛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