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垦利持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 本报通讯员 刘 锋
乡村治,百姓安。自2015年以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瞄准乡村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在全区推行“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工程,全区各村因地制宜,强基础、查弱项、补短板、提效能,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点亮了“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品牌。
4年来,全区累计评定五星平安村居842个,四星平安村居334个,发放奖励资金520余万元,乡村治理基础愈加坚实。自2003年以来,垦利区连续5届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以来,全区信访总量起数、人次同比分别下降41.04%、36.94%。
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治”
垦利街道民丰村过去是城中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差异明显,村内面貌相对破旧。而现在走在村内,法治文化广场、文化墙等宣传随处可见。2018年7月,该村被表彰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民丰村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垦利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
自2015年起,垦利区将平安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工程实施意见》 《平安垦利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把“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重点推进。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治安、信访、反邪教、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内容,确定了治安星、无访星、反邪星、安全星、和谐星的五星创建标准和16项具体指标,明确了分步实施平安村居创建年、深化年、提升年、巩固年的任务目标。同时区财政每年拨付90万元予以支持,强化支撑保障。
创建伊始,实行科级干部联系镇街制度,驻点进行指导督导,各镇、街道采取干部包村等措施,以“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为起点,垦利区逐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从“试点运行”到“整体推进”
“信息提醒:学生秦天宇在五年级三班打卡检测时间为2019年8月14日14时42分12秒。”这是董集镇实验学校通过“智慧平台”,于8月14日当天发给在校学生秦天宇家长的一条“平安短信”信息。通过这条短信,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掌握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这只是董集镇智慧校园安保的一个环节,也正是通过智慧打卡、定位考勤、餐厅监控、校车报警等的环环相扣,垦利区织密了一张智慧校园安全网。
为提升“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实效,垦利区找准载体、盘活资源,将创建工作与镇街实际紧密结合,统筹把握、试点推行,有针对性地找准突破点,逐步将“盆景”培植成“风景”。
围绕“治安星”,在兴隆街道办事处实行“十企联防”,实现了派出所、企业、社区、村居治安防控“零距离”。
围绕“无访星”,大力实施“信访+N”多元共治的“访调对接”机制,建成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企业调解组织427个,打通了信访事项化解的“快车道”。
围绕“反邪星”,积极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六进”活动,建成区、镇、村警示教育基地340余处,形成预防多层次、参与多元化、效果全方位的警示教育矩阵。
围绕“安全星”,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成立实体化区镇两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政法维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基层社会治理事项全部纳入一张网。
围绕“和谐星”,加强普法宣传、矛盾化解、社区矫正等工作,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一体化”平台,构筑起了立体式、常态化、全覆盖的“大普法、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格局。
从“静态管理”到“动态升降”
“2015年俺村没评上星,我心里急啊,老少爷们脸上也没有光,心里都憋着口气,现在俺村年年都是五星级平安村。”永安镇十六村党支部书记张义祥说。
为了激发村居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垦利区建立了平安村居创建动态升降机制,实行“年申报、年评审”制度,强化评星定级结果运用,构建星级创建长效机制。每年由区委政法委统一指导,按程序和权限由村居自查、镇街申报,公安、司法、信访、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审查,达标几星保留几星,不达标的逐星扣减,发生命案的一律摘掉星级标牌,并在一年内取消申报资格。对于达到五星的授予“五星平安村(居)”荣誉称号,奖励5000元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经费;达到四星的授予“四星平安村(居)”荣誉称号,奖励3000元经费;三星以下的村居不予命名奖励。将星级平安创建同平安建设与信访维稳工作考核挂钩,作为评先树优的基础条件,对因工作滑坡降星的村居,取消当年表彰奖励资格,并视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4年来,88个村连续4年创建为“五星级”平安村居,125个村从四星及以下提升为五星,村居平安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从“传统管理”到“智慧治理”
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平安村居才是真平安。2018年6月1日,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自家外出走亲戚回来发现家里的狗被盗了。民警立即调取监控视频,最终在河口警方协助下将两名违法嫌疑人抓获。这是近年来垦利区运用“雪亮工程”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延伸入户的一个微小片段,也是垦利智慧治理的缩影。
探索构建“互联网+”村居治理,围绕“五星级”平安村居创建重点内容,与智慧信访、智慧调解、“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等深度融合,释放出“互联网+”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新效能。2019年,垦利区率先在全市部署完成“智慧调解”应用系统,引进的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小象”可实现语音即时问答、精准法律咨询等10余项功能,依托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上的法律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群众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蝶变。
运用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所有网格员全部配备智能终端,通过平台指挥调度、事件处置、大数据分析等一键运转,极大提升了村居治理效率。
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延伸入户,群众自选机顶盒入户或手机App入户方式接入19000余户,让视频监控24小时看家护院,以村民自治的涓涓细流浇灌出平安村居的参天大树。
近年来,垦利区多个村居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无邪教示范村居”“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坚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