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长安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人物

不断变装他们坚守在“反扒”一线

时间:  2017/3/23 11:47:50  
不断变装他们坚守在“反扒”一线
 
乞丐、小贩、流浪汉……不断变装的他,到底在做什么?
 
导语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宋飞有些特殊,一来他经常“变装”,时而乞丐、时而水电工、时而流浪汉,甚至经常扛着编织袋装扮成外出打工者;二来他是一名铁路公安,他和他的同事们一天走上2万到3万步是非常普通的事,一双眼睛和两条腿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工作十多年了,他和他的战友们,仍然坚守在“反扒”一线,让我们透过视频和文字,一起感受那些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瞬间吧——
 
一阵风吹过,地上落叶飞了起来,它们和宋飞一起奔向100米远的火车站。
 
2月27日,春运已过,河南省驻马店火车站,候车室里依旧挤满了人。身穿黑色羽绒夹克,背黑色的旅行包,宋飞一踏进候车室,就找了一个最角落的地方,这里可以很好地将候车室里的动静收进眼底。
 
傍晚五点多,一名穿咖啡色夹克的男子出现,在乌泱泱的人群里,他一只手提着红色塑料袋,一只手伸进了他前面的旅客背包,反反复复掏了好几次,也没有掏出什么东西来。
 
很快,这名男子随着人流进了站,踏上兰州至广州的K225次列车,宋飞和他的两个队友也悄悄地跟上了车。
 
“伪装者”
 
“他们是我们的秘密力量。”长沙铁路公安局处主管刑侦的副处长戴路这样评价宋飞和他的“铁鹰队”。
 
“铁鹰队”成立于2004年,是长沙铁路公安的一支机动反扒队伍,他们身穿便装在火车站、候车室,和列车上抓捕盗扒旅客财物的违法、犯罪嫌疑人。
 
“宋飞进来的时候,铁鹰队刚成立。”宋飞的师傅黄文广回忆说。
 
黄文广1992年进入铁路公安局,在1997年调入反扒工作小组,后来成为“铁鹰队”的负责人。
 
“小偷”被抓了一次后,再上车时,通常会警觉地查看周围有没有便衣警察。“我们一般持免票证上车,那时候还可以买茶座,他们就坐在茶座里,经常观察乘警和哪些人沟通,后来他们发现我们不和乘警联系(上车)了,也拿个废票上车,他们就很奇怪了,心里想‘哎,他们还买票了啊……’”
 
“我们彼此之间相互研究。”黄文广说,“我经常跟扒手聊天,他们问我的师傅是谁,我说我的‘师傅’就是你们扒手。”
 
黄文广把犯罪嫌疑人交待的作案经过都纪录下来研究,这些经验后来也传授给了徒弟宋飞。
 
宋飞至今记得,第一次行动时,黄文广带他去火车站蹲守。看到一个“小偷”在候车室转悠,他故意装做系鞋带蹲在旅客旁边,一边向师傅黄文广报告情况。“他说可能是小偷,让我盯着,他马上过来。”
 
宋飞在远处盯着,看见“小偷”迎着他走过来,立即躲开了,“小偷”走进了厕所,宋飞就在厕所门口守着。
 
师傅一来问他“人哪儿去了”,他说“去厕所了”。师傅一听,坏了,厕所有窗户,跳出窗户就可以出车站。后来一看,人果然从厕所跑了。
 
宋飞这才察觉,反扒并不像他想象中简单。
 
黄文广告诉宋飞,干反扒工作最重要是“把自己隐藏起来”。“站在那里,不能让人看出你是警察,越不起眼越好”。
 
一开始他不愿意为掩饰身份假扮“乞丐”,“我是一名警察,心里接受不了,但是长期抓不到人,心里就更加难受。”
 
他慢慢试着“变装”,开始是找来编织袋,穿一身破旧的衣服,假扮乞丐;后来,又装扮过水电工、小贩、流浪汉,几年后,他已经可以把自己自如地装扮进各种角色里,也懂得随机应变,所以总能抓到嫌犯。
 
“猫鼠”较量
 
“很多‘小偷’都是偷了几十年,有着固定的路线。”宋飞说,他接触过的“小偷”,40岁到60岁的占60%,有的“小偷”被他抓了很多次,每次都承诺“改邪归正”,但放出去后没多久又干上了老本行。
 
2009年,黄文广在株洲车站抓到一个“小偷”,“他偷了包,准备逃跑,我拦住他,他就跟我说,‘我有艾滋病,我要咬死你,你来试试看。’”黄文广说,事后他发现,包里有一些证件,“好像只有十几块钱。”
 
黄文广一边聊天放松对方警惕,一边偷偷地靠近他。后来他假装叫同事的名字,趁“小偷”回头时铐住了他的双手。“他就把自己手往后,把手上的血甩向我,我跟他说你别吓我,艾滋病传染的途径我也知道,必须要体液和血液传染,你少给我来这一套。”
 
在长沙话里,小偷称汽车“汽滚子”,叫火车“铁滚子”。“铁滚子的钱多一点,汽滚子的钱少一点,但是铁滚子危险一点,不过滚过去就行了。”这是黄文广听到的两个“扒手”之间的对话。
 
在宋飞抓捕的人中,一些面孔反复出现。但有一次例外,大约是在2006年,在株洲火车站,宋飞抓到犯罪嫌疑人杨建国(化名),“他有四十多岁,偷了点吃的东西,我劝他找一份工作,以后好好过日子。”
 
几年过后,杨建国特意到火车站找宋飞。“他特别高兴,说在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餐馆,叫我去他餐馆里吃饭。”宋飞去餐馆看了看,替杨建国感到高兴,但后来两人联系中断了。“干我们这一行,不是在火车站,就是在火车上,没有什么朋友,也很少与亲人相聚。”
 
“不回家的人”
 
2月28日晚上,宋飞的妻子李璐打电话过来,说女儿宋凌凌(化名)发烧拉肚子。离家八天,在六百多公里外的驻马店,宋飞叮嘱妻子不要让女儿吃冷的东西,“你明天带她去医院看看吧”。
 
工作关系,宋飞“一个月有一大半时间不在家”,同在铁路系统工作,李璐理解他。她说,宋飞为家庭付出了许多:他从不把工作情绪带到家里;只要一回家,他就陪女儿看书,“给她讲故事,照着书本一字不差地念。”
 
当然,更多的时候,宋飞的手机突然来了电话,说好的家庭计划都成为了泡影。“他说走就走”,李璐说。
 
2005年,宋飞的母亲一人从东北到长沙来看儿子,母亲还在来的火车上,宋飞就接到紧急任务——赶赴广州参加案件审查工作。
 
宋飞的同事朱红梅回忆说,当天宋飞在电话里让母亲在长沙等他,结果等了一个月,老母亲也没见到他的影子,最后流着眼泪回了黑龙江老家。
 
“我们都知道,其实他心里是很内疚的。”朱红梅说。
 
而作为妻子,李璐最担心的是宋飞在外执行任务是否遇到危险。只要看到他的领导、同事,她就要问:“宋飞他没受伤吧,又有十多天没见到他人了啊?”
 
2014年12月,宋飞获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发的“火车头”奖章,这也是全国铁路系统的最高荣誉。
 
“一双眼睛和两条腿”
 
2015年毕业的民警孙李,去年抽调到反扒小组后,平均每天要走2到3万步。他说,只有勤快走、勤快看,才能在茫茫人海中发现“第三只手”。
 
但“发现第三只手”还只是第一步。你要跟着他,不让他发现,待到对方“出手”时再将他抓获。“有的小偷(作案时)把包划开,甚至把裤子划开,这是一种伤害,有时甚至还很危险。”黄文广说。
 
2006年,在湖南娄底火车站站台,宋飞发现一名犯罪嫌疑人用钳子从旅客口袋里偷钱,他冲上去一把按住对方,夹住他的两个胳膊,试图把他压在站台,奈何对方虎背熊腰不能很快制服,一阵厮打过后,对方偷来的钱洒落了一地。
 
“周围很多人在看,丢钱的人把钱捡了起来,没有多看一眼就上车走了。”宋飞回忆,“小偷”在他腿上咬了一口,咬出了血痕,就跳下了轨道,他也跟着跳了下去,所幸在火车开动前把“小偷”逮住了。
 
十几年来的反扒打击行动,实名票制购票和更先进的监管技术让铁路扒窃的案件趋于减少。2015年,黄文广退居二线后,铁鹰队一度只剩宋飞一人。
 
但技术进步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多。在高铁列车上,有乘客大件行李被拖走,在车门处遭窃……2016年下半年,宋飞担任长沙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负责铁路反扒工作,组建“新铁鹰”。
 
“不去打击的话,小偷肯定会越来越多,说不定会演变成抢劫都有可能。”孙李说,这是治安问题,也是应当给予人民的安全感。
来源:长安剑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