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长安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人物

闲不住的老赵

时间:  2019/6/6 13:20:55  
□ 本报记者  马 超 王志堂
 
□ 本报通讯员 司云昌
 
“怎么还在忙呀?”6月5日是交警老赵退休的日子,这几天队里的同事见到老赵就问。可老赵依然还是那句话“不是还没退休吗!”
  
老赵叫赵连胖,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二大队民警,二级警长,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队里的战友都爱称他为“老赵”,年轻的民警则尊称他为“赵师傅”。
  
老赵,人憨憨的,见到谁都笑呵呵。1978年,他应征入伍远赴新疆,1986年10月从部队转业,进入原晋城监理所任监理员。
  
1987年,晋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成立。老赵跟随转隶成为交警二大队一名普通民警,那一年他28岁。转眼间32年过去了,老赵到了退休的年龄。5日是老赵退休的日子,可他还在忙。
  
早高峰岗,老赵依然像年轻民警一样,指挥疏导车辆,维护交通秩序;高峰岗过后,带领民警巡逻道路、查纠违法;晚高峰岗,老赵的身影又出现在车水马龙的车流中;夜查酒驾、安保执勤,都缺少不了老赵的身影,不忘初心,老骥伏枥,老赵的本色永远不改。
  
老赵刚进入警队时,二大队管辖区域还在市区外。他负责的晋韩线(现陵沁线)东沟、川底、周村等路段几乎天天堵车。
  
老赵每天早出晚归,白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了冬天更是裤腿挂着冰块,手脚冻得开裂出血。可老赵愣是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只要路还堵着,就坚决不下班。
  
“那个时候,装备很差,中队只有一辆三轮摩托车,堵车时还派不上用场,全靠双脚步行来回跑着疏导交通,每天要走数十公里。”老赵没有一句怨言,他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总有一天交通状况会改善的。
  
后来,老赵被调整到了事故处理岗位,这一干就是近20年。
  
事故处理不比其他岗位,工作不分白天黑夜,警情就是命令,有事故就得随时出警。事故认定容不得出现半点差错,需要对法律法规深刻领会,更需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老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提倡阳光作业,让事故各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理有据有节地进行调解,让各方都能满意。
  
老赵经手处理的事故上万起,没有出现一起投诉和复议案件,同事们都说老赵是个“能人”。
  
看到老赵年龄日增仍没日没夜工作,领导心疼老赵,把他调整到路面工作,本来是想让他轻松一点,可老赵依旧很忙,站岗、疏导、查车、巡逻、夜查,总也闲不下来。
  
作为路面中队指导员,老赵带领中队民警排查道路隐患、事故多发点,科学分析事故特点和规律,及时上报提供事故预防和防控对策、依据;哪个路口的设置不合理、哪条路段的设施不全、哪条道路要加强管控……老赵总能发现问题。
  
即将退休的老赵还坚守在岗位,每天依旧早晚高峰疏导交通。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老赵主动找到领导说:“保障完高考执勤再退休吧,站好最后一班岗。”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薛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