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长安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人物

李兆勇:不怕苦不服输的“拼命三郎”

时间:  2020/5/13 10:39:24  
22年从警生涯,无论是在刑警队、巡警队还是派出所,他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李兆勇,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这个46岁的西北汉子,和他的名字一样,带着不怕苦、不服输的勇猛劲儿。
 
一辆刚停靠的皮卡车
 
李兆勇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他到底有多拼呢?
 
李兆勇干过6年刑警,在执行一次涉毒抓捕任务中,尽管提前商定了详细抓捕计划,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毒贩交易完成后,并没按照来时路线返回,而是突然上了一辆路边刚停靠的皮卡车。
 
李兆勇距离皮卡车最近,要招呼前方埋伏的同事显然已来不及,眼看着皮卡车启动将要驶离现场,他当机立断,一个箭步上前拉开皮卡车后车门跳了上去。
 
“警察,停车!”驾车的嫌疑人见势不妙,立即熄火弃车逃跑。李兆勇一边和坐在后排的毒贩搏斗,一边大声呼喊同事救援。等同事带着刚抓获的吸毒人员赶到车前时,李兆勇已给毒贩上了铐。同事责备他不该不顾安危往已启动的车上跳,他浑不在意,有点遗憾地说:“可惜跑了一个!”
 
一辆崭新的摩托车
 
一次周末休息,李兆勇陪怀孕的妻子逛街,恰好路过一个摩托车修理铺。那里正有几个黄发小青年向修理铺老板廉价兜售一辆崭新的高瓦赛摩托车,他立马上前,拔下摩托车钥匙,然后亮明身份,要求几个小青年出示身份证和车辆合格证。
 
小青年不愿配合,纷纷围了过来,用语言威胁他。李兆勇非常镇定,一边打电话给值班同事,一边警告围过来的小青年:“都别动!如果心里没鬼,事情总会查清。如果车有问题,最好老实配合,销赃也是犯罪!”几个小青年慑于他的气势,再没敢动。
 
等值班同事赶到,李兆勇从容交接,几个小青年乖乖跟着同事走了。很快,系列摩托车盗窃案成功告破。同事走后,李兆勇才发现一旁的妻子脸色苍白,显然受了不小的惊吓。
 
李兆勇并非一味莽撞的人,也有智取的时候。在公园路派出所当副所长时,一天,他在菜市场门口碰见一名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想躲却被他及时喊住,他轻松笑着和嫌疑人打招呼,说:“你的那个事儿啊,人家(指受害人)不追究了,明天记得来早点,到我办公室签个字,把案子销了。”然后,李兆勇便云淡风轻地走了。第二天早晨一上班,他发现那个嫌疑人竟真的早早守在他办公室门口,等着“销案”呢。
 
一辆穿街走巷的电动车
 
这些年,自称“金刚不坏”的李兆勇逐渐成了医院里的常客。2019年7月,因为身体原因,局里将他调配至合成作战基础专班,负责社区警务和“一标三实”工作。一直跟案子打交道的他,面对生疏的工作领域,坚持从头学起,力争学懂弄通“一标三实”和社区警务知识,以更好地指导督促全局工作。
 
要搞好基础工作,首先要能沉下去。于是,单位那辆闲置的电动车成了李兆勇最好的伙伴,他也成了各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不请自来的常客。
 
李兆勇总是在电脑上一遍遍查看“一标三实”系统中每名民警的工作情况,一发现问题就一遍遍给相关所领导和社区民警打电话提醒。在全局社区民警培训大会上,他向在场的派出所所领导和社区民警保证:“本人一定做好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你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无论白天黑夜。”果然,在单位时他电话不断,回到家里依然不停歇。为此,妻子要求他去楼下接电话,以免影响孩子学习。有时,电话里说不清楚,他便骑着电动车跑到电话求助的派出所去。
 
作为长期和案件打交道的老刑警,李兆勇知道,对于高发的非接触类案件,只有紧紧依靠大数据和合成作战,才能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工作正是公安大数据和合成作战最基础、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实战思维一直是李兆勇抓“一标三实”业务的主导思维,帮助社区民警牢固树立服务实战的理念。迄今为止,白银分局利用“一标三实”已上报破案战果111起,抓获在逃人员17名,服务群众169人次。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