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大妈的微信朋友圈
长流水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记事
在酒泉市的马鬃山镇云母头村,64岁的蒙古族大妈玩起了微信,这在当地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这里属边境管理区,本就人烟稀少,和大妈一家来往最为频繁的,也就是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一起相处了几十年,用长流水边防派出所所长郭文勇的话说,“我们两家人相识相知,再也熟悉不过了!”
茫茫戈壁,派出所成了大妈最近也最亲的邻居--两家之间相隔一条马路。有事没事,两家人都会互相走动。
前不久,大妈听子女们玩起了微信。好奇心驱使,在子女的帮助下她也下载使用起来。没想到,这一玩,大妈竟然爱不释手。她说:“跟孩子们交流更方便了!”
大妈口中的“孩子们”可不是自己的子女。老两口有6个孩子,年龄和派出所的官兵们相差无几,因此老两口总是亲切地称官兵为“孩子们”。“都是出了门的小孩,想家!”逢年过节,老两口总会做点好吃的,给派出所里的官兵们送去。
除了几个子女,大妈的微信好友中大多都是曾经或目前在派出所任职的官兵。虽然识字不多,但她能从头像分辨出好友都是谁,平日里家里做个好吃的,就会发语音给所里的官兵们:“孩子们,过来吃饭了!”
前几天,老两口在路边经营的小商店要搬家。由于上了年纪、腿脚不灵活,大妈便走进派出所寻求帮助,官兵们二话不说,一下午时间,就帮老两口整理好了新商店,虽然接受类似的帮助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老两口依然感动得要拿起商店里的东西送给官兵,被官兵们婉言谢绝了。
才登西说:“这些年来,只要找官兵们帮忙,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天热天冷,官兵们总会及时解决困难。”回忆起派出所的历代官兵,老两口都赞不绝口。
“近年来,在爱民固边战略的推动下,警民感情深了,辖区案件少了,务工人员及牧民群众对边防民警的满意度提高了。”派出所教导员任小明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走访力度,进一步巩固爱民固边战略成果,构建边防地区安全稳定屏障。”(蒋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