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谭凌云(湖北省巴东县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
整理:肖新民 李宗吾
说到英雄,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人,而公安战线的技术人员常常被忽略。其实,所有案件的侦破都离不开刑事技术人员,湖北省巴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谭磊磊,就是一位多起大要案件成功侦破背后的无名英雄,他的事迹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5年11月12日晚,我和谭磊磊在勘查完水布垭一个案件现场后,连夜赶回县公安局。在回去的路上,谭磊磊由于身体不适浑身冒虚汗,说自己明天一定要去医院看病。我突然想起前几年他曾因无痛性胃溃疡内出血晕倒在追逃路上,于是劝他一定不能耽搁,身体是大事。然而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明天专案组开会?”“几点?”“好!”回答干脆利落,一分钟前关于去医院的话题似乎已抛到九霄云外。
谭磊磊的病根是在2010年落下的,当时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一种大面积无痛性胃溃疡,系长期过度劳累、饮食极无规律造成的。但即使病情如此凶险,仅在医院治疗了短短两周,谭磊磊又揣着药品,重返了工作岗位。他说:“大家都这么忙,我躺着什么都不干可不行。”
2013年9月20日,巴东县野三关镇平坦村二组沪渝高速公路桥下农田内发现一具尸体,身份不清,死因不明。谭磊磊马上同战友一道,从县城赶赴100多公里外的案发现场。一到现场,谭磊磊就全身心投入工作,经过5个多小时的勘查,确定尸体系从高速公路上抛入农田中,为他杀抛尸,且此现场不是第一现场。接着,谭磊磊又从尸体上方的高速公路路面及护栏上发现了少量血迹,两个现场勘查结束已过了晚上10点。顾不上休息,谭磊磊又带领技术组民警连夜对尸体进行解剖。“死者从哪来?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一边思考,一边仔细观察着尸体,只见死者两只手臂上各有一个文身,是蛇形及宝剑等图案。不知围着尸体转了多少圈,突然他停下来,原来他在尸体头部左侧发现了一个创口,创口不大,还流着血,再仔细一看,创口周围有一个环形黑圈,这种创口在他经历的案例中从未出现,但在专业书上见过,是典型的枪伤特征。案情越来越复杂。
在当晚的案情分析会上,谭磊磊就追查尸源提出大胆设想:据死者双臂文身推断,很可能与公安机关打过交道,可以尝试将死者的指纹等信息录入信息库网上倒查。死者的信息立即就近上网比对,很快,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死者指纹成功比中,属武汉市李某所有。李某是一名司机,其名下登记有一辆银色面包车。此时,离发现尸体仅仅过去了30个小时,尸源的查证是这起案件侦办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随后,专案组以车找人,在四川省境内发现了死者的面包车。为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物证,谭磊磊又率技术组连夜赶到四川进行车辆勘查。长期高负荷工作,谭磊磊早已患上了颈椎病和腰椎病,此番连日劳累,他连腰都有些直不起来了。但由于技术组的其他同事都还年轻,没有在高速公路开车的经验,一路上他还要充当司机。经过6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到了犯罪分子弃车地点。此时,他早已脸色苍白,声音嘶哑。
已两天没合眼的谭磊磊何尝不想躺下歇一歇,但是,他只想着物证多放一分钟就会多一些变化,必须立即勘查。九月的天气依然炎热,蚊虫围着他叮咬,高速公路上车流呼啸而过,而他完全忘了这一切,小心翼翼地处理着车上的每一处痕迹,反复推敲、寻找。经过4个多小时的辛苦工作,他从车内发现提取指纹、掌纹、DNA等多处物证。这些证据,为该案的成功告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做好刑事技术工作,要乐于奉献、能耐得住寂寞。这个岗位上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重复和枯燥,尸检、拍照、比对、分析……恶劣的环境、繁重的任务,而谭磊磊在这个岗位上已连干了10年,他坚守着,即使一直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