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行走在法治梦与乡土民情间

时间:  2016/8/22 10:20:49  
行走在法治梦与乡土民情间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 巩庆娜
 
初读苏力先生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在大学,那时我读大二。在法理课上老师极力推荐我们去读读先生的这本著作。记得当时在图书馆中摸索到了一本深蓝色的册子,不薄、不厚、亦不显眼,这便是苏力先生的那本书了。随意扫了两眼,读了一章,对“本土资源”毫无概念,懵懵懂懂,对书中所写的内容也是迷迷糊糊,终究我是没能完整地将它读完。
 
再读先生的这本书是在中南财大,那时我读研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它,不由地眼前一亮、心头一惊,立刻捧起它,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完,感触良久,被先生的学识深深打动。虽然书中有些概念、语言我依然不懂,但是我读懂了法治中国进程中的反思,读懂了一个法律人对中国法治问题的认真思考和理论构架。时至今日,虽然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已忘记,但书中有句话我却牢牢地记住了:“什么是你的贡献”“什么是我的贡献”。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在哪,我在做什么,我做了什么?正是这句话,时时提醒和鞭策着我为了法官的梦想一步步地努力。
 
又读先生的这本书,是在山东法官培训学院,这时的我已经参加工作近一年。丈夫送我到济南培训,晚上一起逛书店时,眼睛在游离间,又一次瞥见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几个字。不过,这一次书的封面变成了白中带灰,不再是蓝色的。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了下来,如获至宝。
 
安静下来以后,“什么是你的贡献”这句话再次浮现在脑海,回想近一年法院工作的酸甜苦辣,回想一路来的摸爬滚打……
 
现在的我,在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工作,每天接触的多是乡土社会的老百姓。我会为一对年轻小夫妻的离婚纠纷调解一个上午,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我也会为民间借贷反目成仇的当事人明法释理,极力劝和。当然,我也有困惑,也有不解,这种矛盾来自乡土社会的规则、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带着这种困惑,我将继续努力穿梭在司法实践与《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我的贡献”。
 
“真正的贡献,只能产生于一种对中国的昔日和现实的真切且真诚的关怀与信任”,这是苏力先生的回答。
 
“什么是你的贡献”?我想,我与每一位年轻的法院同仁们正在努力寻求和书写着答案,以此,与各位法院同仁们共勉。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