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做合格法官应当用心做好四件事

时间:  2016/11/3 11:07:29  
做合格法官应当用心做好四件事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 应金鑫
 
当前全国法院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做合格法官”学习讨论活动。笔者认为,做合格法官,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需要用心做好四件事。
 
一、把大事难事做稳妥
 
随着事件的不断推进,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不同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的大事难事。目前,司法改革正处于中流击水时,要闯险滩,啃硬骨头,涉及法院干警的利益调整。这也是当前法院工作中的一件大难、难事。正所谓“唯其艰难,才更需勇毅”,广大法官要胸怀全局、放眼长远,争当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坐而论道、敷衍塞责;要积极传递改革正能量,杜绝传播负面情绪,为全面深化司法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二、把小事易事做精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格局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各类矛盾纠纷大量产生,并以诉讼的形式涌向法院。其中案件多、难、繁的特点日益突出,有的刑民交叉,有的当事人众多,有的标的数额大,极易引起连锁反应。而近几年特殊经济环境下,当事人普遍情绪焦虑,案件平衡难、协调难,进一步加大了办理难度。但是现实中,法官办案也是一项“细差事”。从立案送达、庭前准备、外出取证、组织庭审、撰写判决……法官办理一件案件由许许多多的细小程序组合而成,任何一个程序没到位,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出现差错。尤其是在案多人少的压力下,法官不能因为抢时间、进度,导致所办案件出现瑕疵,引起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质疑。法官在办案过程中,需要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精细思维,确保每个法律环节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证据合法充分、证据链条完整有效,通过做精做细小事来办精品案件,确保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把分内事做出高水平
 
法官代表人民行使审判权,因此审理执行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法官的分内事。做合格法官,就需要有脚踏实地、扎实做事的实干精神,要敬重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的工作热情,坚持“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追求办案的高标准高质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把分外事做出高境界
 
工作虽有分工,但是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或者是职能范围不那么明确的事情。审判执行业务与信息宣传调研等综合行政业务,也难免存在交叉重叠的地方。如执行宣传就是破解执行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工作赢得社会支持的内在要求。执行法官应该牢记“分工不分家”“单位一盘棋”的思想,主动承担、相互支持,在办案过程中,积极配合综合部门开展执行宣传。尤其对于青年法官来说,在“快办案、办好案”的同时,通过信息宣传调研来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综合分析能力,对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做好上述四件事还需要法官时刻秉持一颗公心,“公则不为私所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得到组织和群众认可的合格法官。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