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湖南永州:大数据警务云引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

时间:  2017/6/29 10:46:44  
紧紧围绕“共建平安永州,共享永州平安”主题,主动拥抱大数据、云计算,全面增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科学性、主动性、立体性、实效性,引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破案上升、发案下降、群众满意工作目标……连日来,《法制日报》记者在湖南省永州市采访时获悉,2015年以来,永州市刑事案件破案率一直稳居全省第一;永州公安民调2015年排名全省第三、2016年排名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排名全省第二。在今年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永州市公安局揽获全部5项大奖,系全省唯一荣获大满贯的市州公安局。
 
共建共享齐抓共管 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
 
“有人在我们村偷狗,开一辆红色小车。”今年1月22日,祁阳县长冲村一名义警通过“万人巡防”手机APP反映并上传一张嫌疑车辆照片。接到信息后,治安防控中心发出协查通报,龙眼井村一义警报告:发现一辆小车在该村逗留,特征与协查车辆相符。治安防控中心立即调度周边治安卡口、巡逻民警进行查缉布控,一举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破获系列盗窃家禽家畜案。“这是永州社会治安多元共治的一个缩影。”据永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永州市委书记李晖,市长易佳良,市委副书记张严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治安防控与经济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2月18日,李晖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将“雪亮工程”纳入农村网格化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每个村至少安装5个高清探头,今年新建高清探头1.5万个,全市达到2万个。4月19日,易佳良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公安改革和公安重点建设项目,对市公安局提请解决的事项照单全收。同时,永州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带队、机关干部参加的夜巡制度,各县区所有县级领导按照职务排序,从每月1日开始排班分别带队夜巡,以上率下,层层推动。为实现多方联勤联防,构建综合防线,永州公安根据大数据研判结果,适时调整巡逻防控的重点时段、路段,落实公安、武警武装联勤巡逻,开展常态化夜巡查缉;在湖南率先建设市、县中心城区三维警务地图,一张图展示“三实”信息、巡逻警力等警务要素,为实战提供现场立体化、实景化支撑。依托市、县中心城区35个武装联勤点和94个治安网格巡防力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形成“1分钟、3分钟”反应圈;依托市内公安检查站和电子卡口,构建“四门落锁”防控圈,实现“5分钟拦截、10分钟关城门”。为巧借民力民智,夯实群防群治,永州市研发了“全民眼”视频资源汇聚系统,整合社会视频7800余路为我所用。在全市发展永州义警1.12万人,发展的士司机、公交司机“蓝背心”3279人,建立“一呼百应、全民创安”警民联防点394个。
 
实施大数据警务战略 社会治安防控方式由粗放向精准转型
 
5月12日,道县寿雁镇伏水河边一偏僻处发生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潜逃。案发后,民警依托大数据平台合成作战,仅用7小时就查明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亮,成功破获该案。道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对此深有感触:“以往人海战术都达不到的效果,现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仅仅需要几秒。”“掌握大数据,掌握无限可能。”据永州市公安局警令部主任毛先奇介绍,永州市公安局将今年确定为“大数据年”,主动将大数据警务融入智慧永州总体框架,推动公安工作由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永州市公安局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升起湖南省第一朵警务云,建成湖南第一个公安大数据实战平台。按照“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原则,打破警种壁垒、数据孤岛,按照云处理架构,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目前,57个公安业务应用系统在平台上线运行,以网络化、菜单式、智能化方式为全市公安机关提供多领域应用服务,已成为全市公安机关客服中心、战法工厂,基层一线民警在前方能够快捷呼唤后方“炮火”,后方能够快速输送打防管控资源。为了让飘在天上的数据云,变成立体发威的数据端,永州市结合湖南“4+X”警务改革战略,打造“航空母舰”一样的大数据实战平台,建设“舰载机”一样的指挥情报、侦查实战、治安防控、新闻舆情、执法监管“五大中心”,此外,建设3000路人脸识别系统点位,建成目前全国最大的人脸识别应用基地,实现全警应用、市县所三级联动。在全国首创建设智能警务基站,按照多点叠加思路,形成集中采集、时空同步、多维汇聚的源头信息采集新模式,将数据统一推送到大数据实战平台,实现人过留影、机过留号、车过留牌。
 
全面夯实治安防控根基 社会治安防控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永州市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思路和载体,全面加强治安要素动态管控,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为实现网格管理“零距离”,做实做强城乡警务,永州将治安防控、社区警务与全市城区1400个、农村9190个网格的管理服务工作有机融合。在城区,建立了“1+N”组团服务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现小事不出“格”,一般事不出“网”。在农村,全面深化“一村一警”工作,该市2952个行政村均派驻联村民警,每月到村工作1天至两天。按照“本地人管本地人”思路,在每个行政村选配3至5名义警,由乡镇领导、派出所管理,协助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社区民警杨建军告诉记者:如今是工作机制好,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帮。各业务警种有专人对接社区,1名社区民警、两名辅警、18名网格员、社区夜巡队、楼栋长、社区戒毒康复站、消防站、义务消防队等,共同组成了严密的社区治安防控网,治安更好,服务更佳,群众满意。为实现实名管理“零盲区”,永州市836家旅馆全部安装“实名宝”系统,全面落实旅馆业管理实名制“一人一证”“本人本证”要求;建成14家寄递安检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开箱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长途汽车客运购票实名制;在全市366家网吧建设前台抓拍和指纹录入系统。为实现重点管理“零缺位”,永州着力建设物联网管理系统,为电动摩托车安装电子防盗标签。今年3月试运行以来,成功破获盗窃电动摩托车案件53起,破案数同比上升278.6%,发案数同比下降23.6%。全市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储存仓库、涉爆单位都安装远程音视频监控,危爆物品运输车辆安装GPS系统,并接入市、县治安防控中心。为实现虚拟管理“零疏漏”,永州构建了全网覆盖、全时运转、全市联动的网上综合防控体系,建成了全省首个市级反电信网络诈骗分中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排名全省第一。建设“麒麟反诈骗”系统,建立“伪基站”动态查控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网络诈骗案件发生。今年1月至5月,侦破“伪基站”案件13起,排全省第二,网络诈骗案件发案降幅排全省第一。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刘新良告诉记者,永州已基本形成“既有天网,又有地网;既有人防心防,又有物防技防;既管控现实社会,又管控虚拟社会;既有点上的星光闪烁,又有面上的全面开花”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永州公安将以此为基点,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将永州打造成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治安高地、平安绿洲。(阮占江 帅标 宋云钊)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zixun/2017-06/26/content_11417016.htm)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