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酒泉市再次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近年来,酒泉市大力弘扬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以讲政治重感情办实事为主线,围绕服务保障备战打仗、解决官兵后顾之忧、支持促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创新双拥主题活动,大力推动双拥共建,全市双拥工作特色鲜明、硕果累累。2015年,酒泉市和6个县市区跻身“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行列;2016年,酒泉市和敦煌市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2019年7月,酒泉市及6个县市区再次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持之以恒推进双拥共建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共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经济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建立了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双拥的良好机制,推动各项双拥政策有效落实。主要领导定期走访部队,亲自协调解决部队困难,建立了重大事项互相通报制度,形成了全市上下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酒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先后投入12.26亿元、提供土地1123平方千米、搬迁17户牧民、拆除7栋违章建筑,全力解决了部队建设实际困难。在驻军实施重大任务期间,组织干部群众做好撤离疏散、安全警戒等,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近期,结合调研酒泉市又提出10方面26项服务保障清单,确保以一流的保障、一流的服务为“两大”基地办实事解难题。
政策保障到位 解决后顾之忧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做好安置就业、军属随调随迁、创业扶持、子女就学等工作,主动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
近年来,酒泉市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出台了《酒泉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意见》,培训退役士兵1760人,参训率达92%,对符合条件的33名退役士兵予以妥善安置。同时,采取提供创业基地、优惠政策减免、小额担保资金扶持等形式,鼓励支持复退军人和随军家属自主创业,568名复退军人成为“扶创”活动带头人。为进一步做好军属随调随迁、安置就业、创业扶持等工作,酒泉市各级政府把随军家属就业作为稳定军心支持国防的重要举措,对符合随调随迁条件的随军家属,保障依法享受各项就业权益。至目前,安置随军家属355人,解决随军家属就业330人,对肃州区300名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生活补助。为解决“两大”基地家属就业问题,设立公益性岗位500个,每年为随军家属就业提供岗位补贴882万元。
酒泉市认真落实各项优待政策,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就近入学、随父母调动转学等方面提供支持。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学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将学校纳入地方教育体系,争取学校标准化改造专项资金1200万元,促进基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接收军人子女入学入托335人。
2019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酒泉市服务保障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实施方案》,在教育教学、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家属就业、社会保障、政务服务、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稳定、国防教育等10个方面制定23项措施,切实解决部队实际困难。
军民共建情意浓
长期以来,驻酒部队视驻地为故乡,大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为推动酒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酒泉市大力发展社会拥军力量,开展航天双拥联片创建活动,形成了服务部队、保障部队、情系部队等双拥品牌。肃州区尚武街社区“老妈妈拥军服务队”50多年坚持开展拥军活动,持续开展“驻地有个家,心系老妈妈”结对认亲活动,被推选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得到总政治部、全国双拥办的肯定。酒泉市多次联合驻军部队组织“情定航天·爱洒军营”“爱翔蓝天”“情系边关·缘定今生”为主题的军营集体婚礼,多次组织地方女青年与基地举办“军地情缘”大型交友联谊活动,解决广大单身官兵的婚恋问题。同时,酒泉市多家知名企业积极参加“拥军固边·情系国防”优秀企业家边防千里行活动,为边防部队捐助电脑,为驻地部队修建战备公路,全市社会化拥军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