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交警依托“互联网+”创建文明交通
自主研发“移动警务终端”创全省第一;
自主研发“微信快处轻微交通事故平台”开河北省先河;
……
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交警以“互联网+”模式为基础,在文明交通建设上扎实走好每一步。
勤务“移动”网络“执法”
8月2日,河北省保定市公安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正在裕华路执勤。一名民警手拿黑色机器,对涉嫌违停车辆拍照,核查车辆信息,自动比对是否为套牌、假牌车辆,确认无误后,现场打印处罚告知单。同时,处罚信息实时上传,后台系统自动锁定。
这个黑色机器名叫“移动警务终端”。该终端依托通信网络,通过安全的技术手段,使各种传统的警务装备依靠“互联网+”整合在黑色机器上。这就是河北保定交警在河北省率先自主研发,集违停处罚、机动车查询、3G对讲、通行证核查、事故快处等12项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移动警务终端”自2013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全市查出违法停车948825例,查获套牌假牌车辆24394辆。
智慧治堵大胆实践
“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文明交通则是城市的重要名片。
8月1日16时许,恒祥大街与七一路交叉口南,两辆轿车发生剐蹭。双方报警后,用手机拍摄事故现场照片,提交给“保定交警”微信公众号事故快处平台,约定时间到交通事故快处中心处理,然后离开事故现场。
此平台是河北保定交警率先在河北省自主研发,其应用有效缓解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2014年初至今,通过该平台,河北保定交警已快处轻微事故51531起,占到轻微事故报警总量的40.6%。
学校、医院附近是城市的“堵点”。孩子在保师附校北校区上学的刘先生说,永兴街是送孩子的必经之路,以前堵半个多小时都出不去,现在交警采取措施后,七八分钟就能出去。据了解,这是因为交管部门采取了“物理隔离”“分道行驶”“实时诱导”“限时停车”等办法。
除此之外,设立左转、直行待行区、可变车道等方式也有效缓解了路口交通压力。
细节着手文明行路
除了强化宣传引导,河北省保定市交警还采用“自律式”警示方式,及时提示驾驶人礼让斑马线行人。交警在路口施划震荡分道线,机动车在导向车道内随意变道,轧上震荡标线有明显震动,提醒驾驶人立即更正。同时还在距离人行横道线一百米处施划了连续横向减速震荡线,机动车经过会本能降低车速,达到在路口斑马线前减速让行的效果。
“我们采用‘自律式’的警示性提示方法,让机动车速度放缓,让行人或非机动车感受到机动车的减速,一方面缓解双方对立情绪,另一方面让两者相互尊重,使斑马线前的安全指数提升。”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文明出行离不开治理酒驾,河北保定交警自主研发的酒驾智能检测平台被市民称为“测酒神器”。民警手持的定性设备具有自动吸气功能,能够立即显示检测结果,随即实时传输到违法信息平台,捆绑锁定。该平台自2014年2月使用以来,共查处酒驾11261例,醉酒驾驶1681例。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zixun/2017-08/14/content_11425549.htm)